科學家利用RFID技術深入了解大黃蜂的采集模式
美國亞利桑那大學(University of Arizona)研究人員利用Microsensys所提供的無線射頻識別系統(tǒng)(RFID)卷標與讀取器,觀察分析大黃蜂的采集模式,并成功發(fā)現(xiàn)了透過傳統(tǒng)研究方式無法取得的觀察結果。
根據RFID Journal報導,為深入了解大黃蜂的工作分配情形,研究人員將13.56 MHz,符合ISO 15693標準的高頻RFID標簽,貼在111只大黃蜂工蜂的背上,并布置了2個小房間,分別裝進花粉及花蜜。如此一來,研究人員便可透過房間出入口的RFID讀取器,觀察工蜂的工作模式。
透過這項研究,科學家首次發(fā)現(xiàn)多數(shù)大黃蜂工蜂在特定期間內,只會專門收集花蜜或花粉,但隨后又會在生命中的某個時間點,改變自己的采集專業(yè)。
主持研究的Avery Russell表示,在此之前,人們多是利用肉眼或攝影鏡頭觀察昆蟲,而沒有人清楚大黃蜂詳細的分工情形。
一個典型的大黃蜂巢會有75只工蜂,其中40~50只會離開蜂巢采集花粉及花蜜。為了模擬大自然并打造出一個受控環(huán)境,研究人員在2個小房間內放置了人工花朵,并分別裝進花粉及花蜜。
Russell使用強力膠將RFID標簽附著在111只大黃蜂的背上,并展開了為期6周的觀察。由于每只大黃蜂背上的標簽都有獨特的ID編碼,研究人員于是借此得知,在這111只黏上標簽的大黃蜂中,有20~50只的大黃蜂會經常性的離巢采集。
工蜂可經由直徑1.5寸的通道進出房間。研究人員特地在通道兩處設置了Microsensys MAJA讀取器,并將這兩處的通道縮小至2公分寬,以確保讀取器能感測到每只進出房間的工蜂標簽ID。系統(tǒng)還可根據閱讀順序,判斷工蜂進出的方向。
研究人員自行研發(fā)的分析軟件,共包含82,609個讀取事件。研究人員可根據收集到的信息,針對每只大黃蜂的尺寸、翼幅、觸角長度與其他細節(jié)進行測量,并將這些數(shù)據與大黃蜂的活動紀錄結合。
研究結果顯示,大黃蜂的尺寸與觸角長度會對它的采集率造成影響,且每只工蜂的采集活動都呈現(xiàn)很大的差異。所有收集到的花粉及花蜜中,有近50%是由17%的大黃蜂所收集。
研究人員也能借助感測資料推測每趟采集所需花費的時間、每趟采集的間隔,以及每只工蜂的工作時間長度。
Russell指出,這項研究最大的挑戰(zhàn)就在于如何將RFID標簽貼在大黃蜂身上,并且還要確保RFID讀取器能確實感測到每個經過的標簽ID。因此使用讀取范圍較大的RFID系統(tǒng),以及增加讀取器數(shù)量,可使研究工作變得較為輕松。
標簽:RFID資產管理模塊、RS485射頻模塊、超高頻手持機、超高頻讀寫器、超高頻數(shù)據采集器、超高頻數(shù)據采集終端、超高頻設備、RFID超高頻、RFID系統(tǒng)、養(yǎng)殖系統(tǒng)、食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(tǒng)、生產線系統(tǒng)、養(yǎng)殖追溯系統(tǒng)、生產線管理系統(tǒng)、養(yǎng)殖追溯RFID管理系統(tǒng)、生產線RFID管理系統(tǒng)、食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(tǒng)、RFID食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(tǒng)、生產線RFID智能管理系統(tǒng)、生產線RFID自動化管理系統(tǒng)、生產RFID系統(tǒng)、倉庫RFID系統(tǒng)、資產RFID系統(tǒng)、RFID解決方案、汽車生產RFID系統(tǒng)、飲料RFID追溯系統(tǒng)、食品質量追溯RFID系統(tǒng)、固定資產RFID系統(tǒng)、物聯(lián)網技術、物聯(lián)網、傳感網、高品質物聯(lián)網、RFID打印機、電子標簽、豬耳標、牛耳標、羊耳標、雞鴨腳環(huán)、鴿子腳環(huán)、玻璃管標簽、進口玻璃管電子標簽、釘子標簽、巡更標簽、異形標簽、不干膠電子標簽、植物管理RFID標簽、動物管理RFID標簽、RFID標簽、RFID電子標簽、植入式電子標簽、電子耳標、RFID溯源耳標、RFID動物耳標、兔子耳標、獸用耳標、耳標、牛羊耳標、tpu耳標、畜牧耳標圖片、RFID 、RFID價格、RFID讀寫器、RFID模塊、RFID讀卡器、RFID閱讀器、RFID設備、RFID手持機、RFID采集器、RFID終端設備、低頻RFID等等
如需了解更多,請撥打全國統(tǒng)一熱線:020-29864643
全國統(tǒng)一服務熱線:400 006 9525
地 址:廣州市黃埔區(qū)黃埔東路景盛創(chuàng)意園D棟506
健永科技 ? 2007-2014 粵ICP備15010140號-1 技術支持:思而拓